广州立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
抓娃娃机的初期发展史:让人一上手就停不下来—立而方资讯

类别:行业新闻 文章出处:广州立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19-10-28 浏览人次:

在大街小巷的商场、影院、超市,甚至是公园门口,都能看见各式各样的抓娃娃机。这款机器,投币后操纵爪子去抓机器里的毛绒玩具,不知有何魔力,驱动着很多人来玩。而且一旦你开始投钱进去,就很难玩个一次两次停下来,有些人甚至必须要拿到玩具才能出来。


商场中整排出现的娃娃机

 

普遍认为,抓娃娃机的鼻祖应该是日本的世嘉公司,但雏形却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。

抓娃娃机 

20世纪初,随着蒸汽挖掘机的使用,人们逐渐发现这一工具的特点,不但节省时间还有着操控的满足感。基于这样的灵感,一些商家开始制作齿轮类的产子或手抓器来抓取日常贩卖的商品。20世纪30年代,美国人威廉·巴特利申请了一个名为“Miami Digger”的专利,这类挖掘机开始投入到商品买卖中。

 

商家发现这种方式的便利之后,会在柜中放入糖果,供孩子们操作。当时市面上比较火的有“巴拿马挖掘机”(Panama Digger)、“伊利挖掘机”(Erie Digger)和“铁爪”(Iron Claw)。而这类的游戏也随之产生。

 

“伊利挖掘机” 的不同型号

 

一开始,抓奖机只是出现在一些快餐店内,后来体育馆和球队也用来解压。由于这类游戏带有一定的投机色彩,所以深受赌场的青睐。赌场的经营者们将里面的糖果换成了钱币或者筹码,这类抓奖机开始广泛运用在赌场中,直到1951年法律对此明令禁止。

抓娃娃机 

但这类游戏却在战后复苏的50年代,传到了日本,并且迅速风靡起来。日本最早的抓奖机是60年代意大利亚生产的 “美洲虎之爪”(Jaguar Claw),不久日本的游戏厂商太东有限公司(TAITO)根据抓奖机的模式曾推出过一款二次元吊车游戏,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淘金人、黄金矿工等游戏。在日本,这种游戏又叫做“起重机游戏”。

 

1965年,太东设立在横滨纲岛的研发中心独立设计出了一款名为 “CROWN 62”的起重机游戏机,这款机器便是在一个半圆形玻璃罩覆盖的机台内设置着各种景品,玩家可以通过推拉操纵杆来控制金属臂抓取心仪的小玩意儿。景品一词源自日本,是指在娱乐活动,特定活动发售,需要通过奖券抽取、起重机游戏捕捉等形式获得的动漫周边。景品的内容包括手办、办公用品、食品等。

 

现如今,在国内的游戏中心、购物中心、地铁站等游戏角经常可以看到娃娃机。虽然早期就由港台地区引入国内,但是最近数量突然开始急增,根据游艺设备行业媒体《游艺风》的数据,全国娃娃机有150-200万台(每年新增30-40万台,大部分均从广东番禺的厂家出货)按照一台机器一年营收40000元来算,一年的总营收约为600亿元。


此文关键词:抓娃娃机,夹娃娃机,娃娃机剪刀机

返回顶部